Skip to main content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Search

Researcher

Fang-yi Su
  • Name: Fang-yi Su
  • Department: Exhibition Division
  • Position: Assistant Researcher
Personal Publication
Periodical Paper
  1. 蘇芳儀(2022)。以永續發展觀點探討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綠色展示檢核制度之研究,科技博物,26(1) , 29-48。
  2. 蘇芳儀、邱兆民、楊文淵 (2022)。2022),「應用刺激-有機體-反應理論與心流理論以探討Instagram 限時動態使用者黏著度之影響因素」,資訊管理學報,第二十九巻,第四期,頁397-432。(TSSCI)
  3. 蘇芳儀(2022)。虛實整合參觀民眾行為系統探析—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智慧製造體驗專區」為例,博物館數位轉型與智慧創新,藝術家出版社。 
  4. 蘇芳儀(2021)。「疫」起合作:COVID-19 下跨國巡展的移動機制臺灣博物,臺灣博物,第150期,106-111。
  5. 蘇芳儀(2020)。通用學習成效應用於博物館展示教育規劃設計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DIY無人機」為例,博物館與文化,第19期,67-94。
  6. 蘇芳儀(2020)。博物館外的延伸教育-打開認識氣候變遷學習資源箱,臺灣博物,第145期,88-95。
  7. 蘇芳儀(2019)。虛與實:「物聯網特展」中的物聯網,科學教育與博物館, 5(1) 。
  8. 蘇芳儀(2018)。虛實整合─以  Beacon技術探析博物館參觀民眾行為,博物館與文化,第15期,53-73。
  9. 蘇芳儀(2018)。跨國的文化交流:「訢心相印─印刷文物特展」國際巡迴策展紀實,臺灣博物,第138期,76-81。
  10. 蘇芳儀(2016)。博物館裡的自造者運動~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明日世界~地球」3D列印展示活動為例,科技博物,20(3),71-91。
  11. 蘇芳儀(2015)。非制式教學環境的創意教案~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認識氣候變遷」科學演示為例,國民教育,55(2),112-128。
  12. 蘇芳儀(2014)。藏品做為外界溝通橋樑: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訢心相印─印刷文物特展」為例,科技博物,18(3),49-78。
  13. 蘇芳儀(2013)。博物館科學演示活動學習成效個案分析:以「認識氣候變遷」為例,科技博物,17(3),61-102。
  14. 蘇芳儀、 蔡佳燕(2010)。「青春宅急便」巡迴展學習成效個案分析,科技博物,14(1),67-91。
  15. 蘇芳儀(2010)。巡迴展態樣的轉化與實踐: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青春氧樂園--無菸,少年行」特展策展紀實,科技博物,14(2),5-24。
  16. 黃慶源、黃永全、 蘇芳儀(2007)。體驗行銷、服務品質、觀眾滿意度與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國內科學工藝博物館「青春氧樂園--無菸,少年行特展」為例,科技博物,11(4),71-91。
  17. 蘇芳儀(2003)。傳統博物館教育與網路博物館教育比較之研究,科技博物,7(3),53-64。
  18. 蘇芳儀(2002)。另類休閒.博物館裡的音樂會--探討「感性的科工音樂會」之觀眾意見,科技博物,6(3),33-46。
  19. 蘇芳儀(2000)。博物館與終身學習社會之間的關係--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4(1),76-87。
Conference Paper
  1. 蘇芳儀(2021)。博物館展示應用資訊科技對觀眾學習影響之探討架構─以氣候變遷展示廳為例,博物館展示新趨勢研討會論文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2. 林婕雅、蘇芳儀、林建良、楊芝螢(2019)。「建構工業4.0科普學習平台」教案學習成效個案分析,2019博物館的當代挑戰國際研討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9.10
  3. 蘇芳儀(2018)。博物館外的延伸教育-打開「認識氣候變遷」學習資源箱 ,2018環境教育跨域整合學術與實務論壇,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2018.10。
  4. 蘇芳儀(2018)。Online to Onsite: A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apturing Museum Visits ,2018 ASPAC Annual Conference “Science Innovative Cuisine”,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2018.09。
  5. 蘇芳儀(2017)。When the exhibit is watching you?!Track or Record?虛實整合-以Beacon技術探析博物館參觀民眾行為, 2017 價值與判斷:博物館評量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7.10。
  6. 蘇芳儀(2016)。寓教於樂?寓樂於教?展示的兩難-論博物館嚴肅遊戲的運用以「氣候變遷」展示廳為例 , 2016第七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人類世的博物館:藝術、科學、當代社會變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6.10。
  7. 蘇芳儀(2016)。國際交流策展紀實~以「印刷文物特展」之展示經驗為例 , 2016無鎖不談-兩岸合作巡迴展及交流研討會, 山西大同博物館,2016.11。
Others-article
互動展示得獎作品
1.臺灣工業史蹟館「邁向AIoT」入口意象 
  • 2021(第 62 屆)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大獎 Communication Arts Design Annual Winner「環境圖像類」  (Environmental Graphics)獎項肯定。
2.氣候變遷展示廳「Seeing Outside Boxes -全球暖化概念互動牆」,獲得以下獎項:
  • 2022 年(第 63 屆)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大獎 Communication Arts Design Annual Winner「環境圖像類」(Environmental Graphics)獎項肯定。
  •  2022 Core77 Design Awards —視覺傳達類 (Visual Communication) 𝗣𝗿𝗼𝗳𝗲𝘀𝘀𝗶𝗼𝗻𝗮𝗹 𝗪𝗶𝗻𝗻𝗲𝗿 專業組第一名​
  • AIGA | th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for design(美國平面設計協會)365 Year In Design 年度設計獎,並成為「資訊設計/資料視覺化」Category: Information Design / Data Visualization 類別唯一獲選作品
特展作品
  1. 守護地球的眼睛~福爾摩沙衛星特展 策展人
  2. 童心玩趣~福爾摩沙玩具特展 策展人
  3. 青春氧樂園~無菸,少年行巡迴展 策展人
  4. 青春宅急便巡迴展 策展人
  5. 翻滾吧!貓熊特展   策展人
  6. 訢心相印~印刷文物特展 策展人
  7. 愛的萬物論-探索物聯網特展 策展人
 
常設展作品
  1. 行動愛地球~氣候變遷常設展示廳 策展人
  2. 永恆的志業~中鋼專區 策展人
  3. 飛行體驗屋 體驗專區 策展人
  4. 月球漫步體驗設專區  策展人

科普文章
1. 蘇芳儀(2000)。傳統生物技術--探究中國古代釀酒的成就,科技博物4(2),103-108。
2.顏鴻森、蘇芳儀
(2003)。工博館的創新生力軍--導覽科技志工,社區發展季刊104,463-466。
3.
蘇芳儀(2004)。 當紅炸子「機」--行動電話的發展,科學發展月刊378,68-73。
4.
蘇芳儀(2006)。 遨遊太空的夢想,科學發展月刊399,62-67。
5.蘇芳儀(2014)。 地球變熱了,科學發展月刊464,66-71。
6.
蘇芳儀 、周碩彥(2019)。 I的萬物論--迎接物聯網的時代,科學發展月刊558,6-12。
 
Others-book
蘇芳儀(2019)。博物館策展:跨界難不難?!用展示寫夢想, 台北:博客思出版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