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教活動課程與12年國教新課綱
自然科學領域、科技領域對應一覽表109.01.10
學校 |
課程名稱 |
領域 |
課題 |
跨科概念 |
課綱學習內容 |
科教動手做課程 |
---|---|---|---|---|---|---|
低年級
|
快樂風姐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系統與尺度 |
水和空氣可以傳送動力讓物體移動。 |
本活動安排與風有關的互動及趣味實驗,帶領學童感受身邊的風,讓學童了解風的成因、種類、以及藉由風作用的工具種類,如帆船、飛機、降落傘、風車、風力抽水機、風力發電機等。並動手做「手拉風車」、「圓筒紙風車」,體驗風的作用力。 |
自然界的現象、規律與作用 |
改變與穏定 |
空氣流動產生風 |
||||
交互作用 |
自然界的物體、生物、環境間常會相互影響。 |
|||||
自然界的永續發展 |
科學與生活 |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 |
||||
資源與永續性 |
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資源。人類生存與生活需依賴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但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珍惜使用。 |
|||||
就是要「虎」你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永續發展 |
自然界的生物現象 |
在科學、科技的發明,有許多是藉由自然界生物現象發現而得知的,需培養細心觀察的能力。 |
本活動安排與連桿有關的互動及趣味動手做,讓學童了解連桿系統的構造、種類、以及藉由連桿作用生活周遭的事物,如雨刷、馬桶排水、升降平台、秤、剪式拉門等。並動手做就是要虎你四連桿作品,體驗連桿力的往復傳導特性。 |
|
科學與生活 |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 |
|||||
中年級
|
奇妙的光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現象、規律及作用 |
交互作用 |
自然界的現象與交互作用 |
本活動提供四項動手操作單元:「光的路徑」、「拍立得相機」、「潛望鏡」及「六角潛望鏡」,透過單元的操作及體驗,讓學童觀察到光的行進及特性。活動結束,學童可帶回自行製作的六角潛望鏡。 |
鳴響飛輪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物質與能量 |
能量的形式、轉換及流動 |
本活動是古早童玩「瓶蓋彈響」現代版,透過操作紙盤的往復旋轉瞭解能量的轉換是使轉盤持續轉動的原因,更因為紙盤的快速旋轉而使上面的彩色圖案產生混色的變化效果,每位參加的學童都可以攜回自己製作的獨一無二的「鳴響飛輪」。 |
|
星座的故事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系統與尺度 |
四季星空會有所不同。 |
本活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四季星座基本觀測方法作一完整的課程規劃,內容包括星座神話故事、星座觀測基本技巧及創意星座DIY實作,讓學童對星座的演變及觀測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提升學童對天文知識的學習意願。 |
|
除了地球外,還有其他行星環繞著太陽運行。 |
||||||
小木條.大玩家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永續發展 |
科學與生活 |
自然的規律與變化對人類生活應用與美感的啟發。 |
本活動設計運用「遊戲」、「操作」、「體驗」學習的方式,結合肢體協調運作、數學幾何、力學運用、藝術思考等,讓學童們在觀察、模仿操作及體驗的過程,對於肢體作動平衡控制與協調、運動科學等有初步的認識及體驗,並藉由小木條堆砌進行邏輯思考及判斷力探索與延伸啟發。 |
|
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 |
||||||
魔幻光世界‧鏡中變變變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物質與能量 |
能量的形式、轉換及流動 |
本活動設計是運用「遊戲」、「體驗」學習的方式,扣緊在光影的主題,讓學童們在觀察、操作及體驗的過程,對於光影的成因有初步的認識,可與學校所學課程內容相互呼應,自己動手做個三角錐萬花筒。再結合展示廳內的大型展品操作,學生們應可具體瞭解奇妙的光。 |
|
自然界的現象、規律與作用 |
交互作用 |
自然界的現象與交互作用 |
||||
自然界的永續發展 |
科學與生活 |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視覺藝術。 |
||||
高年級
|
食物冒險工廠
|
科技領域 |
設計與製作 |
食品產業 |
認識食品腐敗的原因 |
製作罐頭及食品標籤,認識食品保存的科學與技巧 |
學習食品保存技巧 |
||||||
探討食品保存的意義 |
||||||
來電真好-認識電能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物質與能量 |
自然界(包含生物與非生物)是由不同物質所組成。 |
因為物體在摩擦之後,它們的電子會發生增減的現象,增加的帶負電,減少的帶正電,而且同性的電會相斥,異性的電會相吸,帶電的物質會吸引不帶電的物質。 |
|
自然界的現象、規律及作用 |
改變與穩定 |
當受外在因素作用時,物質或自然現象可能會改變。 |
||||
交互作用 |
磁鐵具有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磁鐵會吸引含鐵的物體。 |
|||||
自然界的永續發展 |
科學與生活 |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 |
||||
自然的規律與變化對人類生活應用與美感的啟發。 |
自然界生物的特徵與原理在人類生活上的應用。 |
|||||
翻滾吧!方塊人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構造與功能 |
物質或物體各有不同的功能或用途。 |
1. 透過實驗來感受槓桿對力的加乘作用。 |
|
力可以藉由簡單機械傳遞。 |
||||||
動物的形態特徵與行為相關,動物身體的構造不同,有不同的運動方式。 |
||||||
風向儀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系統與尺度 |
力的大小可由物體的形變或運動狀態的改變程度得知。 |
1. 自製不同規格方向儀 |
|
自然界的現象、規律與作用 |
改變與穏定 |
空氣流動產生風 |
||||
自然界的永續發展 |
科學與生活 |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 |
||||
射擊飄浮球
|
生活科技 |
科技的應用 |
機構與結構在生活上的應用 |
日常生活中有關機構與結構的設計與應用實例 |
1. 自製連發竹槍 |
|
機構與結構的設計與應用 |
體驗晴空亂流對空飄物體之影響 |
|||||
Scratch程式設計實作
|
科技領域 |
資訊科技 |
程式設計及科技的應用 |
程式語言基本概念、功能及應用。 |
Scratch程式設計使用簡單的程式積木拖曳方式,利用許多指令及想法完成情境故事、影音及遊戲等程式設計,特色在於以視覺化的拼圖來呈現,像玩積木一樣,將「程式積木」堆疊與組合完成指令,以培養學生對程式設計的邏輯思維能力。 |
|
結構化程式設計。 |
||||||
演算法基本概念。 |
||||||
能了解資訊系統的基本組成架構與運算原理。 |
||||||
能應用運算思維解析問題。 |
||||||
混齡國小低中年級
|
光碟幽浮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現象、規律及作用 |
改變與穏定 |
空氣流動產生風與壓力 |
本活動安排風與壓力有關的互動及趣味實驗,透過實際動手做讓學童了解風與壓力的關係、以及藉由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運有風減少摩擦力,如氣墊船、風力發電機等。並動手做「光碟幽浮」,體驗風的作用力與反作用。 |
科學與生活 |
科學發展的歷史 |
|||||
猴子攀樹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構造與功能 |
物質表面的結構與性質不同,其可產生的摩擦力不同;摩擦力會影響物體運動的情形。 |
藉由模擬猴子身體結構的各式瓦楞板,組合一隻肢體靈活、可向上移動的猴子。 |
|
系統與尺度 |
力的大小可由物體的形變或運動狀態的改變程度得知。 |
|||||
混齡國小中高年級
|
氣球動力車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系統與尺度 |
空氣可以傳送動力。 |
探索與感受力的奧秘,透過實驗操作過程和日常生活中具體經驗的感受,學習相關科學知識,活動內容包含: |
自然界的現象、規律及作用 |
改變與穩定 |
力有各種不同的形式。 |
||||
彩蝶效應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現象與交互作用 |
波動、光及聲音 |
透過實驗探討光的反射與折射規律。 |
彩蝶萬化筒DIY:利用兩片偏光鏡片、膠帶及紙筒等材料,製作出個人專屬的彩蝶萬花筒。原理:利用膠帶黏貼偏光片產生多層膜鏡片的效果,當不同波長光線通過兩片多層膜鏡片時,呈現不同程度的反射與散色,造成顏色變化萬千的彩蝶效應,因此可在轉動的萬花筒內觀察到變化萬千的圖案與顏色。 |
|
陽光經過三稜鏡可以分散成各種色光。 |
||||||
物體的顏色是光選擇性反射的結果。 |
||||||
混齡國小低中高年級
|
神奇小烏賊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系統與尺度 |
水和空氣可以傳送動力讓物體移動。 |
本活動安排與水與氣體密度有關的互動及趣味實驗,讓學生體驗利用生活上日常用品竟然可以做出驚奇又有趣教材。並告訴學生此類科學原理應用在生活上相關產品,讓學童更進一步了解水與氣體竟然有這樣關係存在,藉此讓學生能自然深入了解,加深對理論印象。 |
學級 |
課程名稱 |
領域 |
主題 |
次主題 |
課綱學習內容 |
科教動手做課程 |
---|---|---|---|---|---|---|
國中學生
|
奈米新世界
|
自然科學領域 |
科學、科技、社會及人文 |
科學、技術及社會的互動關係 |
奈米科技對人類的影響 |
首先以奈米砂讓學員初步體驗奈米尺度物體和一般尺度物體的差異,再進一步動手製作奈米防水紙。最後則用奈米磁性顆粒為課程總結(防水紙及磁性顆粒可帶回家。) |
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
奈米科技於生活中的應用 |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系統與尺度 |
認識奈米 |
||||
化學紅綠燈~氧化還原
|
自然科學領域 |
物質的反應、平衡及製造 |
氧化與還原反應 |
氧化與還原的狹義定義為:物質得到氧稱為氧化反應;失去氧稱為還原反應。 |
本活動將從最基本的化學實驗方法做起,希望學生能透過觀察、操作及體驗的過程,對於化學實驗有初步的認識。首先學習使用上皿天秤稱重配藥,而後進行靛胭脂變色實驗,從中觀察氧化還原的過程與反應,進而與學校課程相連結。 |
|
力學神功
|
自然科學領域 |
物質系統 |
力與運動 |
力能引發物體的移動或轉動 |
1. 自製紙摺仿生蚇蠖,習得摺曲彈力應用,進行競速比賽。 |
|
物體不受力時,會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 |
||||||
科學、科技、社會及人文 |
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
運用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可改善人類生活 |
||||
LED手電筒
|
科技領域 |
生活科技 |
科技的應用 |
日常科技產品的選用。 |
指導學生製作「LED手電筒」、進行色光的混光實驗,瞭解光的混成機制;並介紹LED的生活應用及選擇LED照明的要件。 |
|
日常科技產品的機構與結構應用。 |
||||||
日常科技產品的保養與維護。 |
||||||
日常科技產品的能源與動力應用。 |
||||||
日常科技產品的電與控制應用。 |
||||||
新興科技的應用。 |
||||||
在半空攔截
|
生活科技 |
科技的應用 |
簡單機械-槓桿(Leverage)的應用 |
認識不同型式槓桿與作用力的關係 |
1. 學生自製一把連發竹槍,以習的如何將簡單機械(Simple machine)組裝成可運作的機構(Mechanism)。 |
|
簡單機械-螺旋運動(Spiral Motion)的應用 |
認識轉動力學(Rotational dynamics)如何協助物體的穩定運動 |
|||||
急速「凍」感.超導體驗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能量的形式、轉換及流動 |
生活中的科學果實-超導體 |
1. 觀察液氮認識物質的三態變化 |
|
科技領域 |
生活科技 |
科技的應用 |
交通綠能科技 |
|||
Scratch程式設計實作
|
科技領域 |
資訊科技 |
程式設計及科技的應用 |
程式語言基本概念、功能及應用。 |
Scratch程式設計使用簡單的程式積木拖曳方式,利用許多指令及想法完成情境故事、影音及遊戲等程式設計,特色在於以視覺化的拼圖來呈現,像玩積木一樣,將「程式積木」堆疊與組合完成指令,以培養學生對程式設計的邏輯思維能力。 |
|
結構化程式設計。 |
||||||
演算法基本概念。 |
||||||
能了解資訊系統基本組成架構與運算原理。 |
||||||
能應用運算思維解析問題。 |
學級 |
課程名稱 |
領域 |
主題 |
次主題 |
課綱學習內容 |
科教動手做課程 |
---|---|---|---|---|---|---|
視障生 |
「聲聲」不息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現象、規律及作用 |
交互作用 |
自然界的現象與交互作用 |
透過三種聲音的玩具(大聲公、青蛙叫、氣球傳聲筒)讓視障學生瞭解聲音的三要素(響度、音調、音色),以及「共鳴」與「回聲定位」的科學原理。 |
聽障生 |
毛根蟲競速賽 |
生活科技 |
設計與製作 |
工程設計與實作-測試、修正與最佳化 |
設計需求分析 |
1. 自製毛根蟲在不同材質上振動前進之測試 |
科學知識與時間測量 |
||||||
除錯與測試 |
學級 |
課程名稱 |
領域 |
主題 |
次主題 |
課綱學習內容 |
科教動手做課程 |
---|---|---|---|---|---|---|
國小4-6年級 |
愛水尖兵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永續發展 |
科學與生活 |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 |
1. 瞭解台灣目前水資源面臨的問題。 |
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資源。人類生存與生活需依賴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但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珍惜使用。 |
||||||
地球資源永續可結合日常生活中低碳與節水方法做起。 |
||||||
國小4-6年級 |
節能減碳知多少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界的永續發展 |
資源與永續性 |
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資源。人類生存與生活需依賴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但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珍惜使用。 |
瞭解能源的利用、變遷,及認識「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的關係。藉由生活節能教具體驗與操作,加深對能源、節能減碳的重視及學習生活節能手法。 |
地球資源永續可結合日常生活中低碳與節水方法做起。 |
||||||
可利用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節約能源等方法來保護環境。 |
||||||
國小4-6年級 |
大自然的饗宴-蛙現台灣 |
自然科學領域 |
環境教育 |
自然界的永續發展 |
瞭解台灣環境變遷、道路開挖、農田銳減、河川整治所面臨的生態問題 |
本活動設計運用「遊戲」、「操作」、「體驗」方式,讓學員瞭解台灣環境變遷、道路開挖、農田銳減、河川整治所面臨的生態問題,並認識台灣特有種生物在環境倫理及生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與關連,藉由青蛙科學動手做,增進對生態環境指標動物之一「青蛙」的生活史、環境變遷面臨的危機、及民眾環境素養之提升。 |
環境倫理 |
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
|||||
永續發展 |
地球上有形形色色的生物,在生態系中擔任不同的角色,發揮不同的功能,有助於維持生態系的穩定。 |
|||||
國中1-3年級 |
綠色魔法-盆栽時鐘 |
自然科學領域 |
能量的形式、轉換及流動 |
能量的形式與轉換 |
能量有不同形式,例如:動能、熱能、光能、電能、化學能等,而且彼此之間可以轉換。 |
1. 了解綠色能源的定義與應用。 |
物質的反應、平衡及製造 |
水融業中的變化 |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會解離出陰離子和陽離子而導電。 |
||||
物質的反應、平衡及製造 |
氧化與還原反應 |
鋅銅電池實驗認識電池原理。 |
||||
科學、科技、社會及人文 |
科學、技術及社會的互動關係 |
各種發電方式與新興的能源科技對社會、經濟、環境及生態影響。 |
||||
環境汙染與防治 |
環境汙染物對生物生長的影響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