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出日期:114年7月11日至114年11月30日(免費參觀)
- 展出地點:第五特展廳(B1)
- 主辦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臺灣位處東亞貿易航線與海洋地緣戰略要地,導致周遭海域歷史上爆發多次海戰。戰爭往往是導致船隻沉沒的主要因素,古代海戰可能造成數十艘乃至數百艘船隻沉沒,而隨著近代空戰技術的發展,沉沒於海底的軍機亦可能成為水下文化資產的一部分。從古代海戰到近代空軍行動,洋面上的烽火在海底留下殘骸與文物,不只見證了臺灣這塊島嶼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與戰爭,也成為臺灣寶貴的水下文化資產。
本展為本館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第三度合辦水下文化資產主題特展,展覽內容聚焦於「戰爭與沉船」,展場結合防空洞造景、AR探索解謎、多媒體科技與實體文物展示,觀眾可透過互動投影、沉浸式劇場及水下考古互動裝置,深入認識臺灣海戰歷史、8處重要列冊沉船遺址,並親睹經歷戰火洗禮的沉船出水文物,理解水下文化資產背後的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
為了讓更多民眾感受展覽的豐富內涵,展覽採巡迴展方式,也將於金門、臺中與澎湖三地巡迴展出。選址皆為具海防、海戰歷史或文資背景的場域,免費開放參觀。高雄科工館是巡迴展第一站,誠摯邀請各地朋友們踏上這段融合歷史、科技與美學的水下考古之旅,透過我們的凝視與探索,讓封存於水下的歷史記憶得以重新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