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搜尋
Menu

展覽資訊

展覽類型:
樓層:
時間查詢:

~

熱門關鍵字:
希望 · 未來 莫拉克風災紀念館

希望 · 未來 莫拉克風災紀念館

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南、東臺灣,許多同胞在這場災害中失去家人和家園。災後,政府與社會各界攜手踏上重建之路。風災五週年,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於本館設置【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將風災歷史及救災重建經驗完整紀錄。  2019年,莫拉克風災屆滿十週年,由行政院指導、教育部及本館更新此展示廳為【希望‧未來 莫拉克風災紀念館】,強調風災後十年的前瞻與精進,系統性展現近年各界防救災的新觀念及成果,藉以提升國人災害風險意識,促進安全韌性的防災文化。  A區  莫拉克的記憶 B區  與災害共存 C區  希望與重生 D區  水土保持防災教育專區 【重回莫拉克-沉浸式劇場】播放場次:   09:30、10:00、10:30、11:00、11:30、12:00、12:30 13:00、13:30、14:00、14:30、15:00、15:30、16:00 (詳見展廳公告) 展場:二方館六樓 指導單位:行政院 主辦單位:教育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莫拉克廳環景網站 https://exhibition.nstm.gov.tw/morakot/vr360/ 莫拉克廳環景解謎 https://exhibition.nstm.gov.tw/morakot/vr360/story/  

點閱率:48884
臺灣農業的故事展示廳

臺灣農業的故事展示廳

本廳部分互動單元需透過一卡通操作使用,現場另有一卡通借用服務。 生活在臺灣,林林種種的蔬果、穀物、生鮮肉品不難接觸到,其中我們常吃的鴨肉、帶有芋頭香味的白米飯、市售繽紛的蝴蝶蘭、無毒無汙染的蔬菜由何而來?臺灣僅僅擁有約3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卻蘊含豐富的經濟生物品種與農業研發實力,「香蕉王國」、「草蝦王國」、「石斑魚王國」…等美譽更訴說著臺灣百年農業發展史上傲人的成果。   臺灣農業的故事展示廳暨農業新科技體驗植物工坊,以臺灣發展精緻農業為展示理念,跨域集結國內近30個產官學研單位農業推動成果,透過多樣的展示手法,由生物的角度引述科技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的農業。   展示廳綜合傳統博物館實物、模型、影像、圖板等趣味科普圖文知識,將農業與科技知識轉化為生動可愛的生物圖像,民眾可藉由觀察與互動操作領略臺灣農業多元的發展;另結合時下展示互動科技,以存款提款之經濟活動作為創意包裝,民眾持一卡通亦可選擇廳內精選的5位農業明星:水稻、豬、香蕉、蝴蝶蘭或石斑魚,闖關體驗累積資金打造個人的虛擬農場,學習經濟生物育種與相關臺灣農業知識。   其中建置完全人工光源型的植物工坊,實物展示多種栽培的方式,讓參觀民眾了解如何用科技的方式栽種農作物,了解孕育生命成長的過程。 http://agriculture.nstm.gov.tw-->   智慧農業專區:https://exhibition.nstm.gov.tw/smart1/smart3/index.html   ★展廳亮點 水稻造景牆:臺灣水稻豐富多元,從栽種特性、食味、香味、營養價值等,均有優良之水稻品種。展廳透過水晶壓克力與藝術造景牆方式,展示國內水稻育成單位研發之重要水稻品種實物及特色。 無子西瓜(誘變育種):透過互動介紹了解無子西瓜如何育種產生。 DNA積木:透過Leap motion體驗學習DNA的結構及對生物的影響。 智慧農業:藉由養豬、畜禽及鮮乳產業三面向引介智慧農業。

點閱率:29054
跨世紀的對話-館史展

跨世紀的對話-館史展

科工館自86年開館至今,為了讓社會大眾了解科工館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特在十五週年館慶之際,以展示形式傳達15年來的耕耘與成果,並為博物館留下見證與傳承。展示主要藉由館史資料中値得珍藏的影像、圖片,以及互動有趣的展品,呈現社會大眾從未見過的科工館面向,並以人、事、物為主軸,規劃了「揭開序幕」、「追趕跑跳碰」、「柳暗花明」、「展望未來」四大展示區,展現最重要、最不為人知、最感人、最期待等內容。

點閱率:12751
動力與機械、「智慧智造體驗專區」

動力與機械、「智慧智造體驗專區」

時至今日,動力的增加與運用效率的改進,仍是動力與機械科技發展的兩大主要方向,也是科技發展的重點;在這裡可了解及體會動力與機械科技,對人類生活的深遠影響。展示主要區分為機械原理、動力源、複雜機械等三大展示區。機械原理展示包含機械元件機與運動對等介紹;動力源展示則有風車、水車、蒸汽機、引擎及馬達等介紹。另複雜機械展示包括交通工具、工具機、射出成形機、鎖具、產業機器人等項目。 <展示單元更新資訊> 新智慧、新體驗-「智慧製造體驗專區」 展示帶領進入智慧製造世代,其中「產業機器人」展示主要介紹產業機器人歷史與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並藉與機械手臂的互動,可實際體驗智慧化機器人的應用。另包含能源系統、安全系統、車聯網系統等構面的「智慧車」,透過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與實體汽機車騎乘體驗等方式,可體驗未來智慧化生活。展示連結:https://exhibition.nstm.gov.tw/smart1/ 智慧機械元件-馬達展示 以智慧機械元件-馬達(又稱電動機)為展示核心,傳達對於九大領域的「智」動化發展的影響與應用。展示將科技發明轉譯為故事性的場景、抽象科學原理與複雜機電結構轉變為好玩的互動體驗,運用故事劇場、擴增實境、虛實結合與實體模型等方式,帶您深入淺出認識馬達的魅力!展示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g3VkiJuaX0   https://www3.nstm.gov.tw/industry4/-->   ★展廳亮點 土礱間-臺灣50年代碾米設施:主要用於穀粒去殼,以晒乾或烘乾的泥土製成者稱為土礱,以木材製成者稱為木礱,礱是曲柄及偏心運動的典型實例。 機車多樣性:從1960年代至現代速克達、打檔車、全地行車等機車風采,一覽無遺。 50年代車床:傳統皮帶式車床,是利用主軸回轉帶動工作物旋轉,以刀具切削的工作。 鎖具:約200件古鎖的多樣性形式,凸顯出古人的智慧,而鎖具至今仍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具。鎖具的基本組成:固定裝置、障礙物及開啟裝置等三個部份。

點閱率:47427
奇幻國

奇幻國

  「奇幻國」展示廳位於科工館地下一樓兒童科學園區,是一個穿越時空、融合古老與科幻的「聲光之城」奇想世界,展廳內打造了一座模擬中古世紀歐洲的城堡,主要進行以聲音與光影為主題的科學展示,自97年開幕以來,吸引許多國小國中學生,以及親子家庭參觀。整個展區分成三大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各自的守護神: A區「魔法聲林」:本區展示聲音的科學,讓兒童可以看到、聽到、還可以摸到聲音,動手操作各種與聲音有關的探險與實驗。(守護神-大耳朵精靈) B區「幻影村」:本區展示影像的科學,利用鏡子和多媒體體影像科技,讓兒童體驗光線反射與折射的絢麗影像、動態的影像,還能在幻影村快樂的玩捉迷藏。(守護神-大眼怪) C區「光之城堡」:本區展示光的科學,利用各種光的科學與奧秘,設計各式各樣的關卡與謎題,考驗進入城堡小朋友的智慧和勇氣,探索光的科學原理。(守護神-亮亮寶貝) 本次展廳局部更新,在維持原有展覽框架的前提下,進行局部升級以及汰舊換新,將入口處及三大主題區域:「魔法聲林」、「幻影村」和「光之城堡」,利用意象營造方式,凸顯出各區的空間氣氛與視覺感受,讓觀眾從展廳入口處開始,一路到展廳內,都有奇幻、趣味、耳目一新的感受,並以機構式互動操作、大肢體律動,搭配多媒體互動裝置,引領兒童透過觀察、比較、體驗及模擬的方式,探索聲音、光影、影像的科學知識。   ★奇幻國亮點 地球村:用眼睛靠近地球模型上的小孔,可以看到不同國家的景物,找找看,奇幻國的三個守護神會出現在那些國家呢? 就在入口處,可以去發現一下喔!(觀察與比較) 幻影湖2.0:小朋友走入湖中,就可以和地面上的魚兒與牆上的瀑布、雪花、泡泡、彩色線條…產生互動喔!仔細看!湖裡還會發現大驚喜喔!(虛擬實境技術) 跳躍的影像:3~2~1跳!只要從台上一躍而下,攝影機就會將小朋友的影像拍下,然後將分格影像呈現在左側牆面的螢幕上。全新的高速攝影機,抓取影像更清晰!(連續攝影) 誰的聲音大?:啊~比一比,誰大聲? 贏的那一邊,咕咕鐘裡的大耳朵精靈就會跑出來轉圈圈喔!(利用音量的遊戲感受聲音的強弱) 光的調色盤:調整三個色光操控桿,試試看,要如何才能調出白色光呢? (色光的混合) 螢光魔法書:在黑暗中一閃一閃的是什麼啊?利用螢光檯燈與手電筒,找找看,魔法書與牆上的星座圖,藏了什麼秘密嗎?大家一起合作探索,會更有趣喔!(螢光的科學) 光影派對:動次~動次!在光之城堡裡,每逢整點音樂響起,一場充滿聲光影像效果的歡樂派對開始囉!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參加!! (聲音光影娛樂應用)

點閱率:83704
衣技織長

衣技織長

展廳以臺灣百年來常民服飾演變為展示主軸,生活中「衣的科技」發展為重點,期望民眾再回顧服飾變化萬千的風情,進一步認識臺灣的歷史背景,以及體認何謂臺灣的「一技之長」。 本館首度邀請法務部矯正署高雄第二監獄、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樹德家商服裝科…等單位共同合作,除推廣「衣的科學」重要性外,更期藉以提供平台,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各產業、學校在服裝與紡織領域所投入的努力與成就。 展廳分區 A入口 B時光衣櫥 C天然好朋友 D新纖實材 E智慧穿戴體驗專區 F魔幻試衣間 G美映臺灣 https://textile-clothing.nstm.gov.tw/--> 智慧製造體驗專區:https://exhibition.nstm.gov.tw/smart1/   ★展廳亮點 日治時代:站在螢幕的洋娃娃前,螢幕會播送影片來介紹日治時代的社會背景以及服裝特色,1919年台灣教育令學生開始有了制服,日治時期後期,日本政府推動皇民化政策,民眾改穿西服或和服。 東西交流:1960年以後台視公司成立後帶來許多流行訊息,使流行服飾文化發展快速而且普遍,年輕人接收西方文化,讓這個時期的服裝多采多姿。 棉:使用最廣的植物纖維—棉花,在西元前3000年印度人就懂得使用它,顏色越白,等級越高,品種是以海島棉為最佳。 蠶絲:傳說黃帝的妃子嫘祖發現蠶絲,它是中國重要的紡織品,一個蠶繭就是一根纖維,長度可長達650公尺到1125公尺,它是蛋白質纖維,可以保持體溫不外散,冬天可保暖,因為韌度強,織成薄透氣衣服,夏天穿很涼爽。 合成纖維:是有機分子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由石化原料做成的,常見的合成纖維有尼龍和特多龍。 智慧穿戴:實際感體工業4.0與紡織業結合的無限可能 。 魔幻試衣間::走進魔幻試衣間,你可以挑選喜歡的造型和雜誌封面,製作一本有自己作為封面的筆記本。

點閱率:19874
台灣工業史蹟館

台灣工業史蹟館

為了將台灣數十年來的工業發展軌跡完整的保存下來,經濟部工業局與本館共同研擬了合作設立「台灣工業史蹟館」之計畫,期望藉由該館之籌建,致力於台灣工業發展史文物資料的蒐藏、保存、維護與研究,並以生動活潑的展示與教育活動,呈現台灣工業發展的脈絡與展望,為台灣的工業發展留下永恆的見證。 「台灣工業史蹟館」為本館建立展示特色的一個重要常設展,展場位於三方館六樓,面積約470坪,展示分兩期施作。 整體展示概分為五區: A區.台灣工業的驕傲 B區.台灣工業的發展 C區.經濟奇蹟的尖兵 D區.台灣產業發展的幕後推手 E區.回顧與展望   ★展廳亮點 現代化建設的創舉:台灣第一列火車「騰雲號」的局部復原模型,「騰雲號」是從哪裡買來的?它的動力是什麼呢? 輕工業發展的契機:隨著中興紡織來台、汗衫布與衛生絨布兩用的「湯姆金針織機」(檯車),主要縫製風行全台的「三槍牌」內衣褲。 客廳即工廠:加工廠多屬中小型企業,若無力承接大訂單,即論件計酬、發包給家庭製作。當時的省主席謝東閔先生呼籲「客廳就是工廠」,就是最佳的社會寫照。 小精靈吃掉Apple II:看看電動玩具與Apple II電腦的主機板有多相似! 最早的自行車:一直到工業革命以後,自行車的想法才得以落實,做成真正的車子,1791年,法國人發明了人類史上第一部腳踏車—塞萊里費爾(Celerifere)腳踏車;主要利用一根橫樑連結直徑相同的前後輪,跨坐在橫樑的木椅上,雙腳輪流踩動,就可前進。 花生油車車膛:油車「車膛」是油車最重要的部分,油脂原料如花生製成的豆餅送進油車後,透過車膛撞擊、擠壓豆餅,即可將油脂擠出。 大同維納斯電視機:聲寶公司首度推出20吋大映像管的「落地式」電視機,命名為「拿破崙」,同時期,大同公司推出一款更大、更豪華的新機種「維納斯」,廠商取其「英雄難過美人關」之意,有和聲寶牌拿破崙電視相較勁的意涵。

點閱率:14724
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

       地球的平均溫度升高對氣候是一大浩劫,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現象,近十年來已愈演愈烈。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推估,若世界各國不能有效阻止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攀升,則21世紀末的全球溫度將較1990年代再上升1.8-4℃、海平面約上升0.6公尺,屆時將會有數十億人口面臨水源枯竭危機,甚至因極端氣候天災而被迫成為無家可歸的環境難民。   有鑒於「氣候變遷」此一兼具全球化及在地性的環境議題,近來已受到各先進國家政府持續關注,而台灣在去年亦歷經莫拉克颱風所造成的八八水災重創。科技部特別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建置全國首座氣候變遷主題常設展示廳,期以五年的展期持續啟發全民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及興趣,進而提升國人對於環境永續及災害防治的重視。   本展示廳透過情境塑造、動手操作及感官體驗等展示手法,內容融合科學性、國際觀及本土人文,以深入淺出的引導方式讓觀眾走進一座環境教育的主題樂園。整個展示概分為5大區域,故事軸線從「地球滅火隊」尋找失落的第五元素開始:歷經A區「Hello地球」發現水藍星球面臨的危機;B區「應該面對的真相」瞭解造成地球不斷升溫的各種原因及人類對環境的傷害;接著在C區「台灣的危機與處境」觀眾可見到國土因極端氣候而慘遭破壞的結果;D區「我們能做什麼-在當下與未來」教導觀眾透過替代能源、節能減碳作為,一同動員拯救地球;最後在E區「你的期待」由觀眾掌握地球的未來。整體參觀過程就像是在完成一件拯救地球生態的超級任務,循序教導觀眾思考地球公民所應肩付的環境責任。   科工館秉持「綠博館」的精神,以「全民實踐綠行動,闔家樂遊綠博館」的理念長期推動節能減碳、潔淨能源等相關科教工作。誠摯邀請觀眾與我們一起「行動愛地球」,為環境保育及台灣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http://www3.nstm.gov.tw/climatechange/home.aspx-->   ★展廳亮點 溫室效應與溫室氣體:以動畫影片介紹相關知識,看完後才可以進行問答測驗,9宮格測驗的方式連線答題。 水上漂,與海爭「地」,同舟共遊:透過動畫影片,瞭解航海的過程中上,要安全停泊海港的話,要回答有關海洋的相關問題,完成任務船才能夠成功靠岸。 揮揮CO2,拯救北極熊:以動畫的方式搭配裝置設備進行,在有限的時間內想辦法捕捉二氧化碳,讓溫度下降,使浮冰融化速度不要這麼快,北極熊得以有家住,時間到如果無法順利完成任務北極熊就會溺斃。 氣候小學堂:互動方式類似跳舞機的方式,依據螢幕中所顯示的題目以腳踩的方式選擇正確答案。 行動號~氣候變遷劇場:2人共乘一台,以腳踏的方式前進,沿途經過隧道時,以互動裝置及影片瞭解氣候變遷的成因、影響以及人類該如何自救。你心中的地球:選出電腦螢幕裡的物件,畫出你未來世界的動物造型,上傳至畫面上投影出去。行動號腳踏車搭乘時間:9:00-12:20、13:00-16:20,歡迎收集完5元素拼圖後,於時間內至行動號搭乘體驗。 全球暖化及循環經濟專區 展示更新特別加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全球暖化因應行動與策略」及「循環經濟」等議題,一同解構「全球暖化的潛因與對策」,理解「循環經濟與你的日常」距離並不遙遠,探索產官學研機構如何致力「循環經濟專業技術」的研發,為地球減壓。 淨零排放及能源專區 本專區攜手經濟部能源局,共同推出以「綠色思維」為題的展示更新,規劃具區域特色的氣候教育展示,展開氣候行動。以「淨零策略」為規劃主軸,延伸出以下三個主題,分別為氣候緊急、能源轉型與凈零排放。邀請大眾一同打造「淨零島」,了解從個人消費到產業升級,共同努力實踐碳匯≧碳排,「未來已來-能源技術面面觀」,探索深具發展再生能源的絕佳條件的臺灣,如何進行能源轉型。  

點閱率:33953
Fun城市展示廳

Fun城市展示廳

展覽說明 「Fun城市展示廳」內容以生活中的科學、生活知識以及交通安全知識發展,共分為兩大區域「Fun城市商店區」與「兒童交通公園」,是本館與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共同合作打造的一座小小的迷你城市,內部設有車道、人行道、行人穿越道線(枕木紋)、行人專用號誌,以及各商店建築物等,每一位觀眾進入展示廳內,都須遵守交通號誌及規則,行人走在人行道上,看人行號誌,汽機車行駛於馬路上,看車行號誌。   城市道路另設計T字及十字路口,商店坐落在道路兩旁,參觀的小朋友前往不同的商店,穿越路口時,皆需走在行人穿越道線上,藉此傳遞兒童安全過路口的正確觀念,例如:「綠燈走行穿線,時時注意轉彎車輛」、「安全過路口,穿越路口要退後停等」,兒童交通公園外的監理所(本廳的服務台),也有一個通過路口的行人穿越道線演練區,小朋友可以邊看教學影片邊學習如何安全通過路口。   而各個商店展示區:「糕餅舖」、「牙醫診所」、「環保公司」、「城市工務局」、「花店」、「生鮮超市」、「車輛維修廠」、「貨運公司」、「城市廣播台」等,共9區,一一引領兒童探索不同的生活知識,例如小朋友可以前往生鮮超市採買的食物,認識一日營養所需;可以去花店,透過繽紛多彩的花卉認識顏色;更可以到傳統糕餅舖使用模具壓印出自己的糕餅,看看上面的圖樣代表何種意思;或者是拿著大尺寸的牙刷道具替大型牙齒刷刷牙,透過影片學習正確的刷牙方式與步驟;瞭解城市中的地下管線分類與家庭中的能源關係等,展區內設計電力、自來水及瓦斯管線的互動區,讓小朋友盡情體驗。   期待進入展示廳的小朋友,都是這座城市的主人翁,成為一個良好市民,可以到商店逛逛,探索生活中的科學,行經路口時,學習如何安全過路口,體驗駕駛汽機車時,遵守交通規則及禮讓行人,瞭解交通安全知識與經驗的重要性,更希望親子觀眾都可在此盡情的玩樂與體驗。 砌.創.益.遊~兒童積木體驗區體驗設施介紹: Fun城市展示廳內的「砌.創.益.遊~兒童積木體驗區」主要開放給8歲以下兒童體驗。 現場提供多樣化的積木讓兒童自由取件,在此兒童可以堆砌積木、創意拼組、益智遊戲等,學習建構、排列、分類、組合,同時啟發兒童對顏色及形狀的認知,增進手眼協調及手部肌肉發展。 另外家長也可以憑證借用智高主題式積木套組跟孩子共同創作玩樂。尚未就讀小學之兒童進入,須有必要的陪同者(家長、老師)一同入場。 Fun城市內有設置1項付費體驗設施,體驗辦法如下: (本廳收費體驗設施僅限使用該廳售票機購買之體驗票券) 兒童電動汽機車收費體驗設施介紹: 「Fun城市展示廳」內,現場提供兒童電動機車、汽車等設備,讓觀眾自由付費體驗。兒童可以實際騎乘、駕駛這些電動汽機車,在Fun城市的馬路上,認識紅綠燈號誌、交通標誌,練習「紅燈停、綠燈行」、「駕駛汽機車禮讓行人」等規則,透過遊戲經驗的學習與累積,將正確的交通安全守則觀念,融入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當中。 1.營運時間: 本體驗設施為限量體驗,在「Fun城市展示廳」場次運作時間內,每場次每位兒童限體驗一次。 工作人員依車況每場次發放兒童汽車、機車號碼牌。 2. 體驗費用:體驗一次30元。 3. 體驗時間:體驗一次5分鐘。 4.體驗場域:行駛於Fun城市展示廳內的「兒童交通公園」道路上。 5.考量幼、兒童認知能力及使用安全,體驗限制如下: (1).僅開放3~8歲的兒童體驗。 (2).電動機車限身高90~110公分之間、體重25公斤以內的兒童體驗。 (3).電動汽車限身高110~130公分之間、體重35公斤以內的兒童體驗。 6.其他注意事項:車輛由工作人員依現場狀況安排,無法自行選車。

點閱率:54521
夢想號

夢想號

來到夢想號,與老船長一起到雪地聖誕島、東方小島及熱帶島嶼探險,裡頭不僅可以體驗世界各地的風貌,還能認識各種有趣的發明。   「夢想號」:以船隻構成的意象展示空間,帶領大家航向「雪地聖誕島」、「東方小島」及「熱帶島嶼」,體驗生活科學。您可以在「雪地聖誕島」中體會拋雪球所運用的拋物線原理;在「東方小島」中,輕鬆穿上異國傳統服飾,搭配當地地景拍照留念;「熱帶島嶼」則透過野外造景及互動遊戲,讓您認識馬達加斯加島的特有生物,並享受獵魚的樂趣。在這裡可以透過展品的互動體驗,使觀眾發現科學的神奇與樂趣。 夢想號的「東方小島」內設有「穿衣鏡」,它可以幫助您不用出國及真實換裝,即可輕鬆穿上印度、越南、緬甸、泰國4國的男、女傳統服飾,並認識當地服裝特色。 體驗地點:「夢想號」展示廳內穿衣鏡展示單元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9:00~12:20 / 13:00~16:10 體驗時間:2分鐘(若現場無其他觀眾等候,則時間不限) 體驗容納量:每次2人 體驗限制:無,但身高低於100公分者較不適宜。

點閱率:16037
資料筆數【41】頁數【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