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搜尋
Menu

特展回顧

聽水的故事特展~愛惜水資源展示教育活動

聽水的故事特展~愛惜水資源展示教育活動

  • 展覽日期: 102-12-12~103-04-13
  • 展覽地點:B1
展覽說明
聽水的故事特展~愛惜水資源展示教育活動
 
展出日期:2013/12/12 ~ 2014/04/13
展覽地點:本館地下一樓宇宙之星廣場
 
       東方的龍骨水車遇上了西方的阿基米德螺旋水車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奈米比亞沙漠中的沐霧甲蟲對設計師有什麼啟發?非洲的小朋友在遊戲中也可以幫忙取水?塑膠網除了遮陽還可以捕霧?水是生命之源,人類文明的起源也和瞭解水循環的奧妙息息相關,面對水的未來,我們能做些什麼?

       這個展覽中我們將告訴觀眾一系列關於水的有趣故事,並且透過精彩的小劇場,關於水互動的設施,難得一見的沐霧甲蟲標本,豐富精彩的影片及藝術家的創作等等,引導觀眾探索一場充滿科學與人文對話的探索水源之旅。

水的科學
       在這裡可以動手體驗並學習水的三態、學習表面張力、連通管、虹吸現象等相關科學知識,同時也介紹四位研究水的科學家:拉瓦節、卡文狄士、奈可爾生及佩羅,他們分別對水的化合分解及水循環的研究有極大的貢獻。一群對水著迷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如何發揮想像力,探索水的奧妙,開啓人類的視野,解決生活中關於水的問題呢?他們的故事將在歐洲小劇場呈現。

水的文明
       人們的文明和水習習相關,許多古文明為適應各地不同氣候條件發展出不同的取水及儲水的方式,許多遺跡存留下來,如今成為著名的地景,如印度的階梯水井、土耳其的地下水宮等。為了取水,並利用水力,東西方的人們各自發明了不同的水車,用以灌溉取水,也用於鋸水等工作,後來也發展出水力發電。亞洲的小劇場即介紹第一個點亮臺北三市街街燈的龜山水力發電廠的故事。

水的未來
       地球的水資源其實相當有限,世界各地有些地區飽受缺水之苦,有些地區卻遭受洪氾之災,面對這些問題,人們發展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包含可以一邊玩一邊取水的Playpumps、捕霧網、新生水、海洋深層水等。
展覽QR Code
聽水的故事特展~愛惜水資源展示教育活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