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搜尋
Menu

展覽資訊

展覽類型:
樓層:
時間查詢:

~

熱門關鍵字:
第六屆「唐獎榮耀展」

第六屆「唐獎榮耀展」

唐獎面對當前社會發展,以中華文化數千年的涵養,從新視野與新思維注入 實際的行動與忠考。 有鑑於全球化的進步與發展,在人類享受文明的豐厚果實與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之時,人類亦面臨氣候變遷、貧富差距、社會道德式微等等之考驗。為鼓勵世人重新省思永續發展的中庸之道,尹衍樑博士於2012年12月成 立唐獎,設置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四大獎項,而且不分種族與國籍, 選出對世界具有創新、實質貢獻及影響力的成就者。 唐獎每二年舉辦一次,自2014年頒發第一屆得主至今已邁入第六屆,回顧歷年來的豐厚成果,本展將呈現唐獎跨足歐、亞、非、美洲11個國家共33位得主的學術貢獻,帶領民眾看見21世紀的新思維與新價值,回顧及肯定唐獎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在本展中,除了主要介紹歷屆唐獎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獎得主貢獻,同時也將帶領民眾欣賞唐獎自2012年成立以來的獎章證書、主視覺設計 及珍貴史料典藏,以傳承概念呈現歷屆得主貢獻及持續硏究方向,透過兩年常設 展的型態,深化唐獎教育推廣的內涵。 展覽特色 本次榮耀展的策展概念,以「唐獎榮耀與美好生活對話」為核心,結合科技與藝術的創新呈現方式,提供觀展者在視覺與思想上的交乘體驗。 以「家」的意象來串聯「推進美好生活」、「永續之家」、「醫學研討會」、「漢學書房」、「法治公民會所」及「數位互動區」6大主題;形式上便以屋脊的山形牆元素搭配一室一主題,透過得主肖像與對話框,營造「對談式」情境,讓人在熟悉的生活場域向得主們學習且獲得啟發。

展覽日期:113-11-07 ~ 115-11-06
點閱率:19030
印象深刻 - X、Y、Z軸電腦全自動雕刻機展示體驗

印象深刻 - X、Y、Z軸電腦全自動雕刻機展示體驗

電腦刻印機就是印章雕刻機,使用電腦繪出字型或圖案由刻印機輸出。電腦刻印機主要包含電腦主機、刻印軟體程式、以及刻印機具等三部份。刻印軟體安裝於電腦內,並與微步進或伺服驅動控制器機具連線操作。使用時藉由電腦介面輸入所需字體與印章大小形狀,刻印機具收到程式要求後,開始進行刻印動作;電腦刻印機具有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的特性。 體驗地點:2樓動力機械廳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9:00~12:20 / 13:00~16:20 體驗時間:本項目開放體驗時間,包含印章之設計、輸出與完成製作等時間 體驗容納量:1次3人 收費: 1.自繪或含貼圖項目:每次2張體驗券(現場購票80元),以15分鐘為基本體驗時間,之後每10分鐘加收40元。 2.純文字刻印:每次1張體驗券(現場購票40元) 體驗須知:需事先購票入館,並於北館1樓服務台或於二樓體驗設施售票機購買體驗票券。

展覽日期:113-12-03 ~ 不定期結束
點閱率:48943
「國家科技寶藏-科學家的秘密基地2.0」特展

「國家科技寶藏-科學家的秘密基地2.0」特展

國家實驗研究院及國家太空中心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推出「國家科技寶藏-科學家的秘密基地2.0」特展,展出臺灣8大關鍵領域科研成果,包含半導體、海洋、超級電腦與網路、地震工程、太空、實驗動物、儀器科技、統計資訊等領域,探討科學家研究秘辛,期望提供學子、國人對國家級研究單位所做的工作有初步認識,並從中學習基本的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 展覽地點:北館6F中央廊道 主辦單位: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展覽日期:113-12-20 ~ 114-12-19
點閱率:22765
Next Power氫能站特展

Next Power氫能站特展

「Next Power 氫能站」代表著一場新科技與未來能源的全新探索,展覽以「氫動力 · 新未來」為核心理念,將氫能的應用與未來生活緊密連結,展現氫能在推動能源轉型中的關鍵角色。氫能作為一種潔淨、高效且可持續的能源形式,不僅帶來技術創新的突破,更承載著實現 2050 淨零碳排願景的重要使命。展覽內容從氫氣的基本特性入手,延伸到技術應用與實際場景,呈現氫能如何為人類的生活注入「氫動力」。 在「Next Power 氫能站」,觀眾可以深入了解氫能的發展現狀與未來潛力,親身體驗前瞻技術如何驅動環境變革,同時思考氫能在生活中所帶來的具體影響。展覽旨在啟發觀眾成為未來能源時代的參與者,共同書寫氫能的下一個篇章。 這裡不僅是一個探索知識的場域,更是一個思考與行動的起點。「Next Power氫能站」邀請每一位來訪者成爲「未來能源探險家」 ,一起感受氫能的力量,為未來創造更清潔、更可持續的動力!

展覽日期:114-06-03 ~ 115-06-28
點閱率:12180
地震體驗屋

地震體驗屋

地震體驗屋 展覽日期: 114-6-15~ 展覽地點:本館4樓科學桂冠與科學開門展示廳中間 展覽說明 綜合了地震模擬科技與防災教育內容,新一代的地震體驗屋,由六支伺服電動缸構成平台組成,可成功模擬致災性地震晃動程度之整合式震波,民眾可真實感受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高達7級震度的劇烈晃動。體驗過程即時導引觀眾進行「趴下、掩護、穩住」的抗震保命三步驟,讓民眾在模擬中學會冷靜應對地震,短短5分鐘的震撼體驗,將平日宣導的防震口訣化為實際動作,更是身歷其境學會正確避震動作與疏散流程,真正將防災意識內化為行動。 體驗小單元— 體驗地點:四樓「科學桂冠」與「科學開門」中間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9:00~12:20 / 13:00~16:20 體驗時間:每次約5分。 體驗屋容納量:每場10-12人 體驗限制:心臟病、易暈眩者、孕婦、年長者、脊椎疾病、無自主能力及身心障礙之人士;體驗者本人需有抓柱能力者才能體驗。 體驗須知:需先購買展示廳參觀票入館,可於北館1樓服務台使用現金或四樓現場使用LINE PAY、悠遊卡、一卡通購買體驗券。 除貴重物品外,避免攜帶隨身物品入場體驗。

展覽日期:114-06-15 ~ 不定期結束
點閱率:76974
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

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

展出日期:114年7月11日至114年11月30日(免費參觀) 展出地點:第五特展廳(B1) 主辦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臺灣位處東亞貿易航線與海洋地緣戰略要地,導致周遭海域歷史上爆發多次海戰。戰爭往往是導致船隻沉沒的主要因素,古代海戰可能造成數十艘乃至數百艘船隻沉沒,而隨著近代空戰技術的發展,沉沒於海底的軍機亦可能成為水下文化資產的一部分。從古代海戰到近代空軍行動,洋面上的烽火在海底留下殘骸與文物,不只見證了臺灣這塊島嶼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與戰爭,也成為臺灣寶貴的水下文化資產。     本展為本館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第三度合辦水下文化資產主題特展,展覽內容聚焦於「戰爭與沉船」,展場結合防空洞造景、AR探索解謎、多媒體科技與實體文物展示,觀眾可透過互動投影、沉浸式劇場及水下考古互動裝置,深入認識臺灣海戰歷史、8處重要列冊沉船遺址,並親睹經歷戰火洗禮的沉船出水文物,理解水下文化資產背後的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   為了讓更多民眾感受展覽的豐富內涵,展覽採巡迴展方式,也將於金門、臺中與澎湖三地巡迴展出。選址皆為具海防、海戰歷史或文資背景的場域,免費開放參觀。高雄科工館是巡迴展第一站,誠摯邀請各地朋友們踏上這段融合歷史、科技與美學的水下考古之旅,透過我們的凝視與探索,讓封存於水下的歷史記憶得以重新甦醒。

展覽日期:114-07-11 ~ 114-11-30
點閱率:16473
資料筆數【36】頁數【4/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