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雙語詞彙
意見信箱
常見問答
RSS
ENGLISH
搜尋
Search:
搜尋
熱門搜尋
交通資訊
如何到科工館
活動資訊
科教活動
科學
參觀
會員卡
樓層介紹
餐飲資訊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訊息公告
訊息專區
全部訊息
徵才
最新消息
科教活動
展覽訊息
行政公告
學術及研討會活動
即時新聞
聯合推廣
會員優惠
合作與關懷
企業資源交換合作
科學小樹苗公益活動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時間票價
交通資訊
餐飲資訊
伴手禮品
線上購票流程
展覽專區
展覽資訊
特展外借
特展回顧
特展外借
多功能大銀幕電影院
最新影片
概況簡介
票價資訊
放映場次
單一窗口服務
單一服務窗口
團體預約
校外教學
推廣教育活動報名
場地租借
書表下載
遺失物查詢
申辦會員及科工卡
購票證明暨收據列印系統
即時活動查詢平台
館區環境
環境概況
樓層介紹
展覽樓層
無障礙服務
公共藝術品
參觀行程指南
教育資源
科技教育
業務主軸
2025夏令營
活動報名
校外教學
環境教育
學習單下載
教學專區
競賽專區
科普圖書館
科普圖書館簡介
閱覽須知
資料檢索
受理贈書處理原則
活動花絮
科普好書推薦
刊物出版品
蒐藏與研究
蒐藏政策
保存維護
藏品精選
學術研究
物件研究
專業人員人才庫
數位典藏
數位學習
主題網站
電子書
影音學習
創客工場
創客工場簡介
場域導覽
最新公告
最新課程
創客工場臉書專頁
108課綱專區
科教活動與新課綱對應表
創客工場與新課綱對應表
12年國教參觀行程指南
網站服務
互動交流
FAQs
本館觀眾意見處理流程
電子報
首長意見信箱
科工館YouTube頻道
加入科工館facebook粉絲團
活動花絮
志工園地
廣播站
志工招募
預定行事曆(PDF下載)
相關網站
簡報室
詢問處
時數查詢(衛福部志願服務網)
網路資源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建館緣由
服務陣容
館徽說明
歷任首長介紹
願景
雙語詞彙
重大政策
政府公開資訊
政府公開資訊
請願之處理結果及訴願之決定
本館持有個人資料公告
English
訊息公告
訊息專區
全部訊息
徵才
最新消息
科教活動
展覽訊息
行政公告
學術及研討會活動
即時新聞
聯合推廣
會員優惠
合作與關懷
企業資源交換合作
科學小樹苗公益活動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時間票價
交通資訊
餐飲資訊
伴手禮品
線上購票流程
展覽專區
展覽資訊
特展外借
特展回顧
特展外借
多功能大銀幕電影院
最新影片
概況簡介
票價資訊
放映場次
單一窗口服務
單一服務窗口
團體預約
校外教學
推廣教育活動報名
場地租借
書表下載
遺失物查詢
申辦會員及科工卡
購票證明暨收據列印系統
即時活動查詢平台
館區環境
環境概況
樓層介紹
展覽樓層
無障礙服務
公共藝術品
參觀行程指南
教育資源
科技教育
業務主軸
2025夏令營
活動報名
校外教學
環境教育
學習單下載
教學專區
競賽專區
科普圖書館
科普圖書館簡介
閱覽須知
資料檢索
受理贈書處理原則
活動花絮
科普好書推薦
刊物出版品
蒐藏與研究
蒐藏政策
保存維護
藏品精選
學術研究
物件研究
專業人員人才庫
數位典藏
數位學習
主題網站
電子書
影音學習
創客工場
創客工場簡介
場域導覽
最新公告
最新課程
創客工場臉書專頁
108課綱專區
科教活動與新課綱對應表
創客工場與新課綱對應表
12年國教參觀行程指南
網站服務
互動交流
FAQs
本館觀眾意見處理流程
電子報
首長意見信箱
科工館YouTube頻道
加入科工館facebook粉絲團
活動花絮
志工園地
廣播站
志工招募
預定行事曆(PDF下載)
相關網站
簡報室
詢問處
時數查詢(衛福部志願服務網)
網路資源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建館緣由
服務陣容
館徽說明
歷任首長介紹
願景
雙語詞彙
重大政策
政府公開資訊
政府公開資訊
請願之處理結果及訴願之決定
本館持有個人資料公告
:::
教育資源
科技教育
業務主軸
2025夏令營
活動報名
校外教學
環境教育
學習單下載
教學專區
競賽專區
科普圖書館
科普圖書館簡介
閱覽須知
資料檢索
受理贈書處理原則
活動花絮
科普好書推薦
刊物出版品
蒐藏與研究
蒐藏政策
保存維護
委託保存計畫
保存維護成果
藏品精選
印刷類
量測類
電子類
機械類
光學類
紡織類
其他類
學術研究
物件研究
專業人員人才庫
數位典藏
數位學習
主題網站
數位典藏
科學學習
展廳環景導覽
電子書
展示主題
前沿科技轉化
典藏特搜科技文物
研討會論文資料
全國科學教具創意設計競賽
影音學習
展示內容探析
科學學習中心
前沿科技教育
工業4.0
科工chill嗨嗨
創客工場
創客工場簡介
場域導覽
最新公告
最新課程
創客工場臉書專頁
108課綱專區
科教活動與新課綱對應表
創客工場與新課綱對應表
12年國教參觀行程指南
科技教育
業務主軸
2025夏令營
活動報名
校外教學
環境教育
學習單下載
教學專區
競賽專區
科普圖書館
科普圖書館簡介
閱覽須知
資料檢索
受理贈書處理原則
活動花絮
科普好書推薦
刊物出版品
蒐藏與研究
蒐藏政策
保存維護
委託保存計畫
保存維護成果
藏品精選
印刷類
量測類
電子類
機械類
光學類
紡織類
其他類
學術研究
物件研究
專業人員人才庫
數位典藏
數位學習
主題網站
數位典藏
科學學習
展廳環景導覽
電子書
展示主題
前沿科技轉化
典藏特搜科技文物
研討會論文資料
全國科學教具創意設計競賽
影音學習
展示內容探析
科學學習中心
前沿科技教育
工業4.0
科工chill嗨嗨
創客工場
創客工場簡介
場域導覽
最新公告
最新課程
創客工場臉書專頁
108課綱專區
科教活動與新課綱對應表
創客工場與新課綱對應表
12年國教參觀行程指南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小
中
大
列印
facebook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而IE7或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Google+
twitter
plurk
line
:::
首頁
教育資源
學術研究
專業人員人才庫
專業人員人才庫
姓名:
黃惠婷
組室:
公共服務組
職稱:
助理研究員
Email:
hthuang(AT)mail.nstm.gov.tw
聯絡方式:
3800089-8470
學歷:
中山大學 海洋環境暨工程學系 碩士
經歷: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助理研究員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研究助理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解說員
學術專長:
環境教育 導覽解說
進行中研究主題:
博物館觀眾研究
個人著作
學位論文
溶解性有機物對疏水性污染物質之傳輸機制之影響
期刊論文
黃惠婷、陳淑菁、黃俊夫、林文耀(2024):結合AR擴增實境行動教具推廣國家語言科教活動。科學研習,63(6),73-80。
黃惠婷、陳淑菁、黃俊夫(2023):科學博物館提供的環境教育課程。科學研習,62(5),82-89。
黃惠婷、陳淑菁、黃俊夫(2021):從科學博物館推廣環境教育-更新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臺灣博物季刊,40(2),22-35。
黃惠婷、陳淑菁、黃俊夫(2020):科學博物館增進觀眾科學素養之分析─以「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導覽解說為例。科技博物,24(3),頁85-116。
黃俊夫,陳淑菁,黃惠婷(2018):STEM理論應用在博物館藏品體驗活動設計―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520世界計量日」活動設計為例。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5(2),頁16-27。
黃惠婷、陳淑菁(2018): 觀眾研究在博物館服務升級之運用-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 科技博物,22(1),63-98。
黃惠婷(2017):日本機器人發展的啟示─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 臺灣博物季刊,36(1),60-69。
浦青青、黃惠婷、王啟祥(2016):博物館臉書粉絲專頁貼文與成效: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實務經驗。 臺灣博物季刊,35(2),90-99。
黃惠婷(2015): 如何藉由觀眾滿意度調查提升博物館服務品質-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 科技博物,19(3),179-224。
黃惠婷(2014):從文化創意產業談博物館行銷: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國民教育,54(5),57-69。
黃惠婷(2013):善用科學性博物館體驗互動式學習環境: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國民教育,54(2),87-95。
黃惠婷(2000):水循環。科技博物,4(6),88-95。
黃俊夫、鄭瑞洲、浦青青、顏上晴、黃惠婷(1999):以客為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觀眾滿意度調查之研究。科技博物,3(1),52-69。
研討會論文
黃惠婷(2024)。翻轉科普教育實踐SDGs可能性-以莫拉克風災紀念廳為例。2024科普論壇:B5:科普教育與傳播。
黃惠婷(2023)。不一樣的樂齡終身學習-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2023科普論壇:C1:對不同類型觀眾群進行的博物館學習規劃。
黃惠婷(2022)。體驗學習微翻轉本土語文教育-以「作伙來說閩南語話科工」活動為例。2022科普論壇:議題乙:創新研發新秩序。
黃惠婷、浦青青(2021)。環境議題中的科普教育活動設計—以「地球尋寶探險記」教案為例。2021科普論壇:議題丁:環境議題中的科普教育。
黃惠婷(2020)。傳統與創新的科學博物館導覽經驗分享-以「台灣工業史蹟館」導覽解說為例。2020科普論壇:前瞻科普。
林思元、浦青青、黃惠婷(2019)。新興科技展示及活動推廣-以「啟動知識力 智慧新科季」活動為例。2019科普論壇 S2。
黃惠婷(2018)。從博物館導覽解說談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推廣成效-以國立科學博物館為例。2018環境教育跨領域整合學術與實務論壇。
黃惠婷(2017)。觀眾研究對博物館政策的影響-以國立科學博物館為例。2017價值與判斷:博物館評量國際學術研討會。
浦青青、黃惠婷(2015)。博物館教育推廣的創新合作-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實踐經驗。2015科普論壇 Session C1:攜手合作。
浦青青、王啟样、黃惠婷、林思元與鄭亞萍(2014)。博物館臉書粉絲專頁經營成效之探討-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2014博物館行銷國際學術研討會。
其他—文章類
黃惠婷:打開鎖與鑰匙的美麗境界。數位島嶼電子報(2012-11-21)。
黃惠婷(2009):騎過半世紀的機車。高市青年,70,30-35。
黃惠婷(2007):許你一個科學界的奧斯卡-諾貝爾獎。高市青年,57,16-20。
黃惠婷(2006):青春-就從你開始做起 。高市青年,50,16-20。
黃惠婷(2005):史上最天才的怪老子-愛因斯坦。高市青年,40,18-22。
黃惠婷(2005):來匆匆去沖沖-南亞海嘯看台灣。高市青年,37,22-27。
黃惠婷(2004):運動好好玩,等你來挑戰﹗。高市青年,35,22-26。
黃惠婷(2004):小房子逛博物館囉﹗。高市青年,31,32-36。
黃惠婷(2003):藍色狂想。高市青年,21,42-47。
黃惠婷(2003):從殺蟲劑談環境荷爾蒙的危害。科技漫談(2) ,98-115。
黃惠婷(2002):水文循環。科技漫談(1) ,120-126。
黃惠婷(2002):蟲蟲危機-都是「環境荷爾蒙」惹的禍。高市青年,18,26-31。
其他—書籍類
黃惠婷,陳玫岑(2007)。科學桂冠專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黃惠婷、陳淑菁(2006)。青春氧樂園:無菸,少年行特展專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黃惠婷、盧昭蓉(2004)。運動科學展專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邁向終生學習的科技殿堂-學習讀本(1999-2000):電腦化世界(6)、電子世界(10)、水資源利用(13)、電腦與通訊(18) 等4本深度導覽讀本。
Facebook留言
展開
訊息公告
訊息專區
合作與關懷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展覽專區
多功能大銀幕電影院
單一窗口服務
館區環境
教育資源
科技教育
科普圖書館
刊物出版品
蒐藏與研究
學術研究
數位典藏
創客工場
108課綱專區
防疫宣傳影片
網站服務
互動交流
志工園地
網路資源
行政資訊
關於我們
政府公開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