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搜尋
Menu

特展回顧

藏水覓趣-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互動特展

藏水覓趣-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互動特展

臺灣四面環海,自古即是貿易熱線「海上絲路」必經之地,船隻往來頻繁,然而臺灣海峽與澎湖群島附近俗稱「黑水溝」海域,水況險惡、颱風頻繁,造成不少船隻沉沒,使得這片海域蘊含了豐富的人類活動遺留,成為一座水下文化資產的寶庫。為保存維護珍貴的水下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1年11月通過《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臺灣在2015年12月公布施行《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自2006年起,委託中央研究院進行臺灣附近海域水下文化資產普查,並推廣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概念與研究工作成果。 為了讓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教育推廣真正向下扎根,由文化部指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辦的「藏水覓趣-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互動特展」,首度將水下考古主題展覽移至南台灣辦理,首站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本展以情境營造方式,將水下考古工作場景搬進展場,透過水下文化資產360度環景攝影紀錄片、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體驗遊戲等先進的多媒體科技,將台灣沈船文史以及近幾年來的水下考古工作成果,呈現在國人眼前,讓更多民眾認識與瞭解水下文化資產的重要性與價值,進而建立保存共識,共同守護臺灣獨特的海洋歷史與文化。 展覽名稱為「藏水覓趣」,取自台語「藏水沫」(意即「潛水」)的諧音,是指展覽以多媒體科技打造水下沉船情境,營造讓觀眾猶如潛入水下世界的感受,透過展示方式,讓觀眾親身體驗水下文化資產的趣味性與可親性,同時也在寓教於樂中,再次提示了水下文化資產的核心理念。 展區分為「海底時空膠囊」、「探索海洋台灣」、「重返水下遺址」、「科技水下考古」、「揭開沉沒的真相」、「永續與推廣」等六個主題。展場入口處以水下考古員在海中經常能遇見的大型水母投影立體裝置藝術,引導觀眾進入水下世界,民眾可以撐著一把水母雨傘,跟隨著水下考古員的浮空動畫,深入海底寶庫,開始認識臺灣六處列冊沉船:「將軍一號」、廣丙艦、蘇布倫號(S.S. Sobraon)、「綠島一號」、博卡喇汽輪(S.S. Bokhara),以及冰河時期的臺灣陸橋動物群、從河道中發掘的淇武蘭遺址等,體會臺灣水下文化資產的豐富及多元性。接下來,走進360度環景劇場,重返「東沙1號」環礁沉船現場,觀覽全視角海底實景;或是戴上VR眼鏡,體驗探索沉船遺址的臨場感;也可以走進沉船意象區,來一場水下文化資產Q&A遊戲,還有出水遺物展示區、海測儀器模型、水下考古員裝備、水下考古工具牆「開箱文」拍照區,以及等比例製作的臺東綠島豆丁海馬海底郵筒等等,透過深入淺出展示方式,瞭解水下文化資產與日常生活的緊密關聯性,並揭示其價值與重要性,以喚起更多民眾,一起加入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行列。 展覽自110年2月5日開始,展期至5月9日,邀請您來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一起「藏水覓趣」!

點閱率:7864
大昆蟲展

大昆蟲展

大昆蟲展 簡介   票倉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109年12月25日至110年3月1日(僅除夕休館)在本館二樓圓形館的第二特展廳辦理「大昆蟲特展」。 歡迎來到英賽克特王國(InsectKingdom),這是一場結合生活、體驗、驚奇、寓教於樂的展覽! 穿梭蟲洞探索未知的『甲』想世界!現場規劃五大展區的親密接觸,設置大型實境籠形觀察室,您就是置身其中的大昆蟲!歡迎身歷其境探訪英賽克特王國!   分區介紹如下: Zone1 蟲洞密道 穿越人類與蟲蟲王國的秘密通道。 Zone2 戰鬥大草原 決戰草原穿梭練功去。 Zone3 王者聖殿 王國裡有稀有的甲蟲貴族與大家見面。 Zone4 聖甲夜光城 化身聖甲金龜配合跳動的音樂一起PARTY ! Zone5 英賽克特學院 來挑戰一下昆蟲博士吧!   相關資訊: 請搜尋「大昆蟲展粉絲團」

點閱率:10256
跨越障礙‧讓愛飛翔-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口足畫作聯展

跨越障礙‧讓愛飛翔-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口足畫作聯展

展覽名稱:跨越障礙‧讓愛飛翔-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口足畫作聯展 展出期間:109年12月24日至110年1月12日 展出地點:本館1樓廊道(藝文展覽專區) 開幕活動:109年12月24日上午11:00,地點:本館一樓三角大廳 展覽介紹: 長庚紀念醫院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之精神長期關懷弱勢族群,自98年起聘任口足畫家,本體系迄今共計聘任33名畫家,收藏約2000餘幅作品,並將畫作懸掛於醫院各角落,深獲本院病患及家屬、來訪人士及員工好評,也增添了溫馨氣氛及藝術氣息,本次更特別於科工館辦理,以加強推廣。 每一位畫家的故事都是感人的生命樂章,他們多因先天畸形、疾病或遭意外重創而喪失雙手功能,進而以口或足持筆作畫,努力克服身體的障礙,歷經辛苦完成畫作。希望透過其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及不屈不撓的精神傳達給社會大眾,藉此鼓舞每一個人正向面對生命中的挫折!本此共計展出作品約38幅。

點閱率:734
森林×現代性-航遙測影像下的科學敘事

森林×現代性-航遙測影像下的科學敘事

林業試驗所「森林×現代性-航遙測影像下的科學敘事」特展 高雄場 航空攝影測量學自1859年法國軍方首次採行以來,已歷160年。航照應用於森林資源調查係自二十世紀初期開始,期間歷經技術進步,結合衞星影像、無人機、空載光達等工具,到現在從空中俯瞰的能力,已非專家獨有;一般大眾都能從政府資源或企業開放取得快速、清晰、低廉甚至是免費的圖資。基於森林研究的角度,本次展出主要延續台北場次所展示的早期資源調查工具,以及林業航遙測研究應用的內容,並配合展場地點展出高雄市、六龜試驗林區域不同時間序列及多元航遙測影像所呈現出的城市變遷及森林資源消長,期能帶動研究者與一般民眾在展覽中探索運用航遙測技術所投入的大量訊息,所呈現出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展覽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北館地下一樓藝文專區 展覽日期:109年12月22日(星期二)至110年2月17日(星期三)

點閱率:1435
一條愛心環保毛毯的故事特展

一條愛心環保毛毯的故事特展

一條愛心環保毛毯的故事特展   指導單位:教育部 執行單位: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合作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大愛感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展出地點:地下一樓西側長廊 展出日期:109年10月31日至110年4月4日止 展覽說明 2020年為世界地球日50周年,教育部特別以「The Earth,Ours to care」即「我的地球,我來關懷」為主軸,辦理第一屆臺灣科學節,因此本館特別與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及大愛感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以「環保一條龍·寶特瓶再生旅程」為主題的活動-「一條愛心環保毛毯的故事」,透過展示及定時展演的方式讓參觀民眾了解寶特瓶如何華麗變身為溫暖人心的環保毛毯,從科學的角度解密寶特瓶,以環保的思維「與地球共生息」。 本活動為呼應本特展及第一屆臺灣科學節共同的核心主軸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12.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透過預防、減量、回收與再使用大幅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在活動使用的材料及物品上選擇特別朝向此原則進行,減少廢棄物及減碳之移動成本,為地球環境無私付出。整個活動一共分為四區,分別為「愛心的開始」、「環保一條龍」、「暖心分享」及「更多的可能」,展現從減廢到零廢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除了愛心環保毛毯外,還有「智慧塑膠系列」、「環保塑木系列」、「慈悲科技系列」等,更多循環經濟的可能。本活動最具特色的是展示「環保一條龍」示範製程機台,現場展示將廢棄回收寶特瓶瓶片、酯粒、紡紗、織布、以至最終環保再生”心”品的過程,讓來館民眾不但聽的到、看的到、更能親身觸摸的臨場感。歡迎大家一同了解回收廢棄寶特瓶究竟如何成為神奇的環保”心”品。  

點閱率:1873
2020粉彩之美

2020粉彩之美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10/11 展覽地點:本館一樓西側廊道

點閱率:873
陳正雄銅雕作品展

陳正雄銅雕作品展

       銅雕工藝遠在三四千年前就奠定了相關技術基礎,從禮器、樂器、兵器等各種雕塑,或經鍛打和加熱熔化所鑄成玩賞的裝飾品,不難看出人們在工藝技術上的卓越成就。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彰顯雕刻技術的奧妙及珍貴性,特地邀請國寶級雕刻大師陳正雄合作,即日起至11月1日於二樓咖啡藝廊辦理「陳正雄銅雕作品展」,展出近26組由紅銅及青銅所創作的人像作品。陳正雄老師能藉由細膩寫實的刀工,如實將靈魂的生命刻畫出來,立體造型呈現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創作過程保留刀斧在材料表面產生的肌理,透過光線的照射,作品能呈現明暗不一的立體變化,陽剛有力的刻鑿觸感、雄渾深厚的雕塑藝術,是陳正雄老師個人創作的風格特色。   陳正雄老師的創作屢獲國內外比賽獎項,1979年榮獲吳三連文藝獎、1983年榮獲日本雕刻界最高榮譽─日本新構造展雕刻大賞等,更有多件作品分別被國內美術館等單位永久典藏,實質肯定了陳正雄老師的努力。本次展覽主視覺以搖滾系列—「小羅漢 悠然」為主,是要傳達純藝術作品要能「動」是很稀奇不多見的,而本系列作品是在陳正雄老師某次創作過程中,隨著羅漢滿足的笑臉和輕鬆自在的態度而產生的趣味又不失原創風格的作品。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極力邀請國內外藝術創作者到館展出創作品,讓民眾能透過各式多元展覽,同時培養科學探究精神以及美感藝術欣賞能力,若民眾有興趣蒐藏創作品,更可以透過館內文創商品服務購買典藏哦!歡迎民眾把握時間,到館參觀。

點閱率:1060
2020 第 10 屆氣候變遷國中小繪畫作品展

2020 第 10 屆氣候變遷國中小繪畫作品展

 氣候變遷國中小繪畫創作比賽辦理迄今邁入第十屆的重要里程碑,舉辦原由為鼓勵國中小學童在繪畫美術領域一展長才,同時認識影響全球的氣候變遷議題,進而關心並化為個人行動。期許透過繪畫這項國際語言,於展覽中傳達給國際社會知道台灣學生對氣候變遷的關心與行動。自首屆舉辦以來,累積已有來自全球 25 個國家地區與臺灣 22個縣市,共 33,078 人次共襄盛舉,透過繪畫創作守護地球。        本屆繪畫主題訂為「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 13、14 項「氣候行動」及「海洋生態」,持續將環境教育向下扎根,期望藉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 99 幅全國賽獲獎學生作品,呼籲大眾關注氣候變遷與海洋永續議題,並引發民眾共鳴。 

點閱率:834
愛的逆轉勝-金絲帶小勇士創作畫展

愛的逆轉勝-金絲帶小勇士創作畫展

兒童癌症基金會長期舉辦才藝徵選,期透過創作展,讓金絲帶小勇士(即該會病童)透過水彩、蠟筆、彩色筆、色鉛筆等畫具,繪畫表現自我,也讓社會大眾看到癌症病童不同的一面。 展覽時間:8/4-8/30 展覽地點:本館地下一樓走廊

點閱率:963
風箏特展-黃景楨的夢之翼

風箏特展-黃景楨的夢之翼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B1 第四、五特展廳 (購票參觀) 每逢週一、除夕、年初一固定休館 展廳開放時間自上午9點至下午5點 主辦單位: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搏扶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購票地點:一樓大廳服務台 展示簡介 風箏是人類飛行器的始祖,數千年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多元的角色;不論是饒富意義的民俗活動,保家衛國的軍事戰爭,追求真理的科學研究,還是放鬆身心的休閑娛樂,以及精益求精的工藝創作,都可見到風箏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到了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讓風箏的創製有了更多的可能;生長於台灣三峽的黃景楨老師,即善用了先進科技材料、結構力學知識與台灣文化底蘊,讓這個源於千年前的舊發明,因此有了新面貌、新發展與新生命。本展覽將引領你認識、了解與體會風箏豐富多變的面貌。  

點閱率:5456
資料筆數【296】頁數【5/30】
Top